中秋

梦远霓裳世外音,汉宫天老桂香沈。

黄埃欲出飞鸢上,白骨犹如落叶深。

万国砧声离别泪,中宵月色太平心。

晋公相业何时见,目断天津益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霆震的《中秋》诗,以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梦远霓裳世外音”,通过“霓裳”和“世外音”,暗示了对往昔宫廷繁华与神秘仙境的追忆,给人一种梦幻而又超脱现实的感觉。

“汉宫天老桂香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氛围,借汉宫和天老(神话中的仙人)以及桂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古老的宫廷气息,桂香消散,暗喻着昔日荣华已逝。

“黄埃欲出飞鸢上,白骨犹如落叶深”两句,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黄沙飞扬与白骨深埋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与沧桑,落叶之深寓指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万国砧声离别泪,中宵月色太平心”转而触及人间离愁,砧声与月色交织,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离别之人的哀伤。诗人以“太平心”寄托对天下安宁的期盼。

最后,“晋公相业何时见,目断天津益苦吟”以晋公(可能指历史上有贤相之称的人物)的业绩为典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以“目断天津”(天津桥,此处可能象征仕途或理想之地)和“苦吟”展现诗人对实现抱负的执着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248)

周霆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 籍贯:安成(一作安福)

相关古诗词

风雨重阳

八载兵戈苦未休,异乡佳节若为酬。

鹰台人化前千载,雁塞书沈外九州。

风雨黄花宜换世,山林白发欲专秋。

莫言抱病妨杯酌,渐喜新来绝酒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冰盘雪藕

清彻冰盘压蔗浆,酒酣雪藕进华堂。

凝寒色映瑶华脆,真白丝连翠袖香。

金掌曾闻承玉露,琼台忽见捣玄霜。

文园近日真消渴,莫种莲根引恨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雪

朔雪遥憎毒雾蒸,两年元日势凭陵。

气吞鹤表城如玉,声撼龙宫海欲冰。

不夜与天为汗漫,当春借地示严凝。

貂裘公子来何暮,好向寒空纵角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新正雨雪连绵人日大雾近午晴

天赐春晴一日恩,乱来骨肉几家存。

屡危岂望全腰领,积善当知及子孙。

喜有帆樯通白下,幸无车马到青门。

往时百万苍生苦,岁晚承平拟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