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九华山费拾遗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先生在九华山隐居,山路险峻仿佛与尘世隔绝。
他住在与云共处的石室中,耕种山田,以火开荒。
长久以来,仙人般的他降临人间,皇帝的诏书也特地前来传达。
一旦进入深深的森林,他就不再回归人间。

注释

先生:指代隐居者。
九华隐:九华山的隐士。
鸟道:险峻的山路,只有飞鸟能通行。
尘埃:世俗尘土。
石室:山中的石屋。
云住:与云为伴,形容高远清幽。
山田:在山上耕种的土地。
引烧开:用火烧荒,开辟农田。
久闲:长久的隐居生活。
仙客:比喻超凡脱俗的人。
高卧:悠闲地躺着,表示隐居生活。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深林:茂密的森林。
人间:人间世界。
更不回:不再返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九华山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表明隐者选择了九华山作为隐居之地,即使是鸟儿飞过,也似乎与尘世的喧嚣相隔离。"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则形象地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他的居所如同石室,与云共处;而山中的田地,则通过焚烧的方式进行开垦,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活动。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一句透露出隐者与世间的联系,他虽然远离红尘,但仍有来自上层建筑的信息或者邀请传达给他。"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则表明隐者对于再次融入人间社会没有兴趣,一旦踏入深林之中,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不再返回尘世。

整首诗通过对九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太白无能禅师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陁僧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营。

大海谁同过,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尽,鬓发定中生。

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崔卿双白鹭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

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

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

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誇。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