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泰伯惠黄雀鲊

去家十二年,黄雀悭下箸。

笑开张侯盘,汤饼始有助。

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

麦饼薄于纸,含浆和咸酢。

秋霜落场谷,一一挟茧絮。

飞飞蒿艾间,入网辄万数。

烹煎宜老稚,罂缶烦爱护。

南包解京师,至尊所珍御。

玉盘登百十,睥睨轻桂蠹。

五侯哕豢豹,见谓美无度。

濒河饭食浆,瓜菹已佳茹。

谁言风沙中,乡味入供具。

坐令亲馔甘,更使客得与。

蒲阴虽穷僻,勉作三年住。

愿公且安乐,分寄尚能屡。

形式: 古风

翻译

离家已经十二年,连黄雀都不肯落脚。
笑着打开张侯的宴席,才有汤饼可供食用。
蜀王的烹饪方法,用羊猪兔肉制成酱。
麦饼薄如纸,带着浆液和酸甜味道。
秋霜打落了田间的谷物,一颗颗夹着茧丝。
它们在艾草丛中飞翔,一网捕获成千上万。
适合老少皆宜的美食,珍惜罐子中的食物。
南方的包裹运抵京城,是皇上享用的珍馐。
上百个玉盘盛满菜肴,不屑于普通的蛀虫。
五侯之家的美味,被赞誉为无与伦比。
河边的饭食和瓜酱已足够美味。
谁能想到,在风沙之地,家乡的味道也能出现在餐桌上。
这使得亲朋的菜肴更甘甜,也让客人共享。
虽然身处蒲阴偏远之地,我仍尽力停留三年。
希望您能安享快乐,我会频繁地为您寄送家乡风味。

注释

黄雀:鸟名,此处形容环境荒凉。
张侯盘:指张姓贵族的宴席。
煎藙法:古代烹饪方法,可能指煮菜。
醢:肉酱。
麦饼:面食。
秋霜:秋季的霜冻。
茧絮:蚕茧。
罂缶:陶罐,用于储存食物。
桂蠹:比喻珍贵的美食。
豢豹:饲养豹子,形容食物丰富。
瓜菹:腌制的瓜类。
乡味:家乡的食物。
亲馔:自家做的食物。
蒲阴:地名,可能偏远。
勉作:尽力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谢张泰伯惠黄雀鲊》。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张泰伯赠送黄雀鲊的感激之情。他离开家乡已有十二年,难得品尝到如此美食,黄雀鲊的馈赠让他感到惊喜。诗中描述了黄雀鲊的制作精细,如蜀王的烹饪方法,以及其口感的鲜美,如麦饼般薄而多汁。他还提到这种食物适合老少皆宜,且珍贵异常,被皇家视为珍品。

诗人感慨在边塞风沙之地,还能吃到如此家乡风味,使得原本简单的饮食变得甘美,不仅自己享用,也让客人分享。他表示虽然身处蒲阴这样的穷僻之地,但因为这份馈赠,他愿意暂住三年。最后,诗人祝愿张泰伯安乐,并表示会时常将这美味的记忆分寄给他。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黄雀鲊的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家乡味道的怀念。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谢送宣城笔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漫投墨客摹科斗,胜与朱门饱蠹鱼。

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将閒写吏文书。

形式: 七言律诗

谢送碾壑源拣芽

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

壑源包贡第一春,缃奁碾香供玉食。

睿思殿东金井栏,甘露荐碗天开颜。

桥山事严庀百局,补衮诸公省中宿。

中人传赐夜未央,雨露恩光照宫烛。

右丞似是李元礼,好事风流有泾渭。

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

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

形式: 古风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其一)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袅袅,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其二)煎茶瓶

短喙可候煎,枵腹不停尘。

蟹眼时探穴,龙文已碎身。

茗碗有何好,煮瓶被宠珍。

石交谅如此,湔祓长日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