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退斋先生顺德较士喜晴

冰壶皎皎湛元精,万类浑浑一镜明。

陆氏当年排具眼,昌黎何处表元英。

空濛有日回天意,肤寸无云点太清。

久雨忽晴非偶尔,乾坤从此妙施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冰壶”为喻,描绘出一种清澈透明、纯净无瑕的境界,象征着万物在自然之镜中的映照。诗人通过“万类浑浑一镜明”,强调了宇宙间万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如同一面镜子般清晰地反映出世界的本质。

接着,“陆氏当年排具眼,昌黎何处表元英”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并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这里“陆氏”可能指的是陆机或陆游,而“昌黎”则指韩愈,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家。

“空濛有日回天意,肤寸无云点太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空濛”与“太清”的对比,展现了雨后初晴时天空的广阔与纯净,仿佛是上天有意为之,以示其恩泽与关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悟与赞美。

最后,“久雨忽晴非偶尔,乾坤从此妙施生”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无穷智慧。诗人认为,长久的阴雨之后突然放晴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天地之间自然法则的体现,预示着生命与创造力的再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洞察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秋苦雨九日乍晴登高和莫玉泉封君

双不借行山欲尽,百须浮白酒新开。

茱萸且佩登高去,风雨才辞九日回。

云谷老甘还旧隐,凤凰声远出高台。

粳粳湿烂无遗粒,莫讶山人进芋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师道重光卷赠宪学林先生(其一)

道艺宫墙夙所师,端严风格有如斯。

何年鹤语归华表,今日凤毛符圣时。

百卉遍承新化雨,十觞重乐旧相知。

青天白日东亭路,暂别令人倍慕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师道重光卷赠宪学林先生(其二)

沧江一叶老渔师,潦到何人复重斯。

宪节独留青眼在,鸥群还顾白头时。

宗师有道光前烈,风教无端觉后知。

徙倚西台花下月,为公倾倒十年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明(其一)

梦回洛社谁倾盖,独乐园门懒亦开。

莺蝶不禁春共醉,笙歌犹自日相催。

风光次第新开冻,烟雨青黄渐熟梅。

我有龙山千载恨,直应挥泪洒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