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晚郁蒸如溽暑,朝来萧飒似清秋。
千山雨后阴云凝,三日楼前野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和早晨的鲜明对比。"春晚郁蒸如溽暑"写出了晚春时节湿热蒸腾,仿佛盛夏般闷热。"朝来萧飒似清秋"则转而描述清晨时分,凉风习习,带来了一丝秋天般的清爽。诗人通过"千山雨后阴云凝",展现了雨后山色的沉凝与清新,而"三日楼前野水流"则反映出连日降雨后,楼前溪流水量充沛,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色变化,既有对夏日余温的回味,又有对秋意渐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郑刚中的诗作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春天雨后的宁静与生机。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于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
火边遗竹但枯枝,瘦笋丛生未及齐。
筱嫩不禁风燕立,绿梢烟外起还低。
自是牛图不早传,向来牛鼻不须穿。
轩间缩手见真意,始悟控持非自然。
墙里一区谁氏宅,照墙不作夭桃色。
翠条乞怪玉花繁,馨香借与新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