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赴郡会归辗转不成寐触事感怀口占四古句(其一)

庾山高入云,章水清见骨。

山高晚宜梅,水清寒浸月。

美人天一方,云烟妙空阔。

带月簪梅花,独起舞残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赴郡会归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首句“庾山高入云”,以“高”字形容山之巍峨,直插云霄,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章水清见骨”,以“清”字描绘水之清澈,仿佛能照见人的骨骼,展现出水的纯净与透明。

“山高晚宜梅”,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高处梅花盛开的景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水清寒浸月”,则展现了月光在清澈的水中反射,形成一片银白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美人天一方,云烟妙空阔”,将“美人”比喻为远方的美景,用“云烟”来形容其飘渺与神秘,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带月簪梅花,独起舞残雪”,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光下佩戴梅花,独自起舞于残雪之上,既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高洁,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品格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月夜赴郡会归辗转不成寐触事感怀口占四古句(其二)

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

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

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

事固不一概,雁烹木长春。

形式: 古风

月夜赴郡会归辗转不成寐触事感怀口占四古句(其三)

连云峙华屋,东隅满荆棘。

延缘耗地利,狼藉窥空壁。

一朝火燎原,根枝荡无迹。

蔓除亦可喜,火烈忧转剧。

形式: 古风

月夜赴郡会归辗转不成寐触事感怀口占四古句(其四)

骑猎似为业,养鹰如养儿。

人言鹰玩兔,主翁鼎镬之。

玩兔信不忠,九死固其宜。

万一疑似间,群鹰惊欲飞。

形式: 古风

贺判府生子

西江最上流,南安古名城。

庾山蔚然秀,章水浏其清。

异代得伟人,分此风月平。

往者程伯温,关决烨有声。

煌煌万金产,烱烱双珠明。

四海名父子,一门佳弟兄。

造诣极洙泗,叩击铿英茎。

流风已百载,今日复一程。

提屏东方来,宽令孚群氓。

名门衍馀庆,兰玉添新荣。

山川萃神秀,穹垕储精英。

仲律青阳熙,五夜璧月盈。

天上双麒麟,刚欲逐队行。

抱送者释氏,协梦兮长庚。

昔为程氏子,俱以斯道鸣。

今为陈家儿,岐嶷由天成。

觅公洗儿钱,我不学世情。

期公爱子深,视厥程先生。

器质待涵养,门户须支撑。

会看三世间,接踵当拒衡。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