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申涵昐的《杂兴(其二)》描绘了一幅官场文风浮夸、物华竞相献媚的景象。首句“公卿税文藻”暗示了官员们竞相展示华丽的文采,如同征税般索取赞誉;“名士贡航梯”则形象地描述名流们通过各种手段向上爬升,如同贡品般送上自己的才能。
接下来,“辽东夸白豕,楚人来山鸡”两句,以辽东的白猪和楚地的山鸡为喻,形容各地人士纷纷进献珍奇之物以博取高位,显示了社会风气的奢华与逐利。诗人批评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洛阳纸贵,但同时也指出大谷梨因求名心切而遭受灾害。
“猎者道交错,謦唾比虹霓”进一步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权势,道路纷繁复杂,言谈举止犹如彩虹霓裳,虚华而无实。最后,诗人发出疑问:“谁作指南车,破此歧路迷?”呼唤有人能像古代的指南车一样,指引人们走出这纷乱的权谋之路。
结尾“士人先德行,淘金黜沙泥”表达了对真正道德高尚之士的推崇,他们如淘金者筛选沙石,去伪存真,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回归淳朴的价值观。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当时的世风,倡导以德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