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馀。
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叔霁的《死后诗》,表达了诗人生前对亲朋好友离别时深沉的思念与无尽的哀愁。诗中的“忽作无期别”表现出突然之间就要永别,"沈冥恨有馀"则透露出内心的悲痛和遗憾。这两句通过对比突显了离别的意外性与深刻的情感。
接着的“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无法与远方亲友交流的心境,尽管地理距离并不远,但由于缺乏可靠的通讯手段,使得内心的思念和情感无法传达出去。这种无奈的情绪在诗中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境的刻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以及内心深处对于亲人的思念和不舍。它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一种抒发,更是对于心理隔阂的一种深刻反映。
不详
高唐不是这高塘,淮畔荆南各异方。
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杀楚襄王。
季子让社稷,又能听国风。
宁知千载后,蘋藻冷祠宫。
霭霭青春曙,飞仙驾五云。
浮轮初缥缈,承盖下氤氲。
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
羽毛纷共远,环佩杳犹闻。
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
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
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
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
闲推甲子经何代,笑说浮生老此身。
残药傥能沾朽质,愿将霄汉永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