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和饮酒(其四)”为题,作者是明代的李之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情感的起伏变化。
首句“鸠鴳附鹏背,我姑从汝飞”,以“鸠鴳”(小鸟)附着于“鹏背”(大鸟)为喻,表达了在人生旅途中,人们往往渴望借助他人的力量或机遇,追求更高的目标。接着,“风高不得下,魄丧神亦悲”,形象地描绘了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痛苦。
“茑萝与松语,毕世为君依”,通过茑萝(一种藤本植物)依附于松树的景象,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了相互支持的重要性。然而,“长松摧为薪,问茑将安归”,又揭示了这种依赖关系的脆弱性,一旦根基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欢轮有时竭,爱席有时衰”,反映了人生的欢乐与爱情终将消逝的现实,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最后,“当其欢爱时,尊酒莫相违”,鼓励人们在欢聚之时,应尽情享受,不要错过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和生命的意义,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