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

闻道黔中雨势偏,秋冬兰雨更连绵。

气迎塞北风掀浪,地处瀛东水上天。

补石欲邀娲再鍊,变桑谁信海三迁。

可怜冲压艰修复,租税年年泣废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黔地特殊的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民生活之困。首句“闻道黔中雨势偏”,点明黔地雨水丰沛的特点,为后续描绘埋下伏笔。接着“秋冬兰雨更连绵”进一步强调了黔地雨量充沛,四季皆雨的景象。

“气迎塞北风掀浪,地处瀛东水上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黔地的湿润气候与北方的干燥气候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黔地水汽丰富,仿佛置身于水天一色的仙境之中。同时,“气迎”二字生动地展现了空气与风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补石欲邀娲再鍊,变桑谁信海三迁”这两句则运用神话传说,借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改变恶劣环境的渴望。通过“补石”和“变桑”的设想,诗人寄托了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望。

最后,“可怜冲压艰修复,租税年年泣废田”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黔地人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农田荒废,而不得不面对沉重的租税负担,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黔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深刻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不易,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5)

董正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阳杂咏八首

百里民番错杂居,耕三耕一复何馀。

荒坑试种人拼兽,浮埔经秋佃变渔。

锄力丁男宜体恤,戈声甲仗戒粉挐。

纵存地角无多隙,案吏犹谈报垦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兰阳杂咏八首

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

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

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

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形式: 七言律诗

兰阳杂咏八首

海角苍生共此生,腼然何独戾人情。

饰金怪具髑髅癖,饮血群归鸟兽行。

番割得毋忻搆祸,铁工疑亦暗赍兵。

虽言隘隘难防遍,鬼怨糜粮瞰最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阳景三绝

石峡朝天景秀妍,高峰玉笋插云烟。

遥看雪浪飞千尺,秋色淩空水接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