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刹高山秋早寒,幽居清景隔尘寰。
天空野色连窗际,人尽风声在树间。
片月独涵潭水净,万松长锁白云闲。
静中禅客无闻见,嘹喨西风雁自还。
这首清代诗人李孔昭的《盘山李靖庵秋》描绘了一幅深秋古刹的宁静画面。首句“古刹高山秋早寒”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展现了山中寺庙的清凉与早秋的寒意。次句“幽居清景隔尘寰”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远离尘世喧嚣。
第三句“天空野色连窗际”通过写窗外的开阔天空和野外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庵堂的孤寂与自然之美。第四句“人尽风声在树间”则以风声入诗,增添了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并非死寂,而是充满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第五、六句“片月独涵潭水净,万松长锁白云闲”运用了月影倒映潭水和万松白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闲适的意境。最后一句“静中禅客无闻见,嘹喨西风雁自还”以禅客的静观和大雁的归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盘山李靖庵的秋日景象,寓情于景,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
不详
拂拭瑶篇光气寒,淋漓纸上见忠肝。
风鸣泉畔魂哀啸,雨洒霜林血染丹。
落日无戈回晚照,中流有柱挽颓澜。
我今心事凭谁说,泣拜先生仰面难。
山怒拔天外,云闲不受拿。
檀林失白日,药草荐新茶。
涧陡梯登岸,楼空昙放花。
黄昏钟磬发,惊起欲栖鸦。
一水下园蔬,千山环敝庐。
晓云填断岭,暮鸟唤归锄。
树荫天疑雨,沙明虫著书。
无劳知魏晋,午梦正蘧蘧。
北人重骅骝,南人习驽马。
幽州马客雄北方,年年买马出西夏。
朝闻羽骑驰江南,驱马千群自南下。
千金不惜表霜蹄,百金不惜连障泥。
南方土热违马性,南方技浅薄马医。
朝夕掉尾扑蛟蠛,霜毛落尽露筋脊。
今年壮士食马肉,明岁燕台悬骏骨。
东市买马鞭,西市买马鞍。
锦障秋风裂,荒槽晓月寒。
南人款段日驰逐,归饱豆栈果下宿。
马客朝来出无车,行向人家借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