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之洞在重阳节登临天宁寺楼的所见所感。首句"过阙当行复暂留",表达了他路过皇宫时决定稍作停留,显示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时光的珍视。"数将新绿到深秋",写出了时节变换,从初夏的新绿逐渐过渡到深秋的丰富色彩。
"贪看野色时停骑,坐尽斜阳尚倚楼",诗人沉醉于野外的风光,以至于忘记时间,直至夕阳西下仍倚靠在楼头,流露出对美景的痴迷和对生活的热爱。"霜菊吐香侵岁晚",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菊花盛开,香气袭人,增添了季节的凄美。
"西山满眼隔前游",诗人眺望远方,旧游之地与眼前景色形成对比,勾起他对过往的回忆。最后一句"廊僧亦有苍茫感,何况当筵尽胜流",以僧人的感慨引出诗人自己的情感,感叹人生如梦,眼前的胜景更显流年似水,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高所见,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