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紫金山有作

隔河一带碧嶙峋,薄暮登台注望频。

古洞深松归老鹤,金山瑶草待幽人。

泉奔巨壑常风雨,月傍高坛自鬼神。

丹侣有期应不负,三花树底醉长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紫金山的自然之美与神秘氛围。

首句“隔河一带碧嶙峋”,以“碧嶙峋”描绘了山的翠绿与峭立之态,仿佛一道绿色的屏障横亘在河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想象的空间。

“薄暮登台注望频”,点明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登上高台,频繁地眺望远方,表达了对山景的深切喜爱与向往。

“古洞深松归老鹤,金山瑶草待幽人”,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古洞、深松、金山、瑶草赋予生命,老鹤归巢,瑶草等待着隐士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

“泉奔巨壑常风雨,月傍高坛自鬼神”,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泉流奔腾、巨壑风雨交加的动态画面,以及月光洒在高坛上,仿佛与鬼神对话的神秘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丹侣有期应不负,三花树底醉长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道友相聚的期待与珍惜,希望在三花树下共度美好时光,享受永恒的青春与快乐,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紫金山的壮美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道家哲学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夜坐感怀寄徐文山

独夜寒螀鸣不休,虚窗起坐忆南州。

山开薄雾来明月,天送长风作冷秋。

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

美人一别江关渺,肯采芙蓉慰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朱仙镇吊岳武穆

中原何幸见将军,一剑长驱万马群。

战伐功高天意在,庙堂策定帝图分。

只今营垒空秋月,终古旌旗有暮云。

遗恨几多堤上柳,冷风凄雨不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闻老兵谈边事

少小从军老病侵,铁衣征战岁年深。

天寒野火烧荒塞,月黑山精啸古林。

千载干戈堪洒泪,三秋笳鼓数惊心。

平沙乱草迷枮骨,汉武穷兵怨至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梁园春雪

二月都城冻不消,云黄地白思寥寥。

园林幸未舒桃萼,风雪宁堪妒柳条。

欲触晓寒寻野径,漫探春意过溪桥。

惠连留滞空词赋,梁孝同时想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