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理安寺

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

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

迤逦度前岭,谷邃径逾窄。

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

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

小憩籁俱静,前行境尤寂。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

法雨清泉飞,松巅高阁辟。

试登古刹顶,已据群峰脊。

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

凭阑一以眺,苍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

扶藜独下山,又作尘中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洵的《游理安寺》描绘了一次宁静而深沉的山行体验。首联“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展现了寺庙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远离世俗喧嚣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和“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描绘了秋天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微风穿过树林带来清凉,引导诗人踏上游山之路。

诗人行进中,环境愈发幽深,“谷邃径逾窄”、“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描绘了山谷幽深、小径曲折以及周围环境的寂静与苍翠。在理安寺内,诗人感受到“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的清冷与宁静,仿佛时间都为之凝滞。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暗示了寺庙的历史底蕴。随后,诗人登临古刹,视野开阔,“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进一步感受自然的壮丽与深沉。在黄昏时分,“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诗人独自下山,再次回归尘世,心境淡然。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理安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出清幽宁静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8)

张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负儿林檎下

负儿林檎下,儿啼索果尝。

辞树十五年,儿身如父长。

林檎蠹不实,我身安得强。

悠然寒日晖,迫暮趋平冈。

此木傥未薪,戒儿长毋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赵菁衫九日留别之作

瑟居万绪春茧抽,冷蛩夜促黄花秋。

朝来幅幅塞云黑,使我意在北山北。

天边一雁扬音来,明湖作酒三千杯。

败荷点霜碎于缬,忽如绿沼朱华开。

三年人事苦颠蹶,视我星星酒中发。

枯枝自抱真寒蝉,满腹秋心瘖不发。

绣袍才子工挽强,蜀江鸳锦仙机张。

袖底江山出新藁,汗流湜籍未足道。

济南名士开敦槃,飞霞结佩芙蓉冠。

大者兵车细屝屦,约束仗尔为齐桓。

揽袪断辔争遮挽,却愁十日不尽欢。

彩笺炫眼一篇玉,别情万叠秋波绿。

灌夫意气班超侯,四十男儿那刺促。

短鞭脱壁风生衣,一夕言归即日归。

身骑土牛且东鲁,乡心叶叶离亭飞。

形式: 古风

放衙

隔坐青山劝放衙,小胥敛牍趁归鸦。

城颓古堞斜通路,菊瘦荒畦晚见花。

乡思涉秋浓胜酒,名心退老薄于纱。

药囊抛掷书签冷,太息吾生拙画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雪意(其一)

已度清霜有夙期,冻云徐展峭风迟。

一枝作态梅痕活,半晌惊寒鹤梦疑。

客舍长安愁酒价,吟情灞岸动鞭丝。

生绡淡墨何人会,绝胜纷纷舞絮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