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张安国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再关心南北东西的路,如今有多少人忘记西海的形迹。
只有您的名声世代受尊崇,即使不亲近我,我也应视您如亲人。
您的气概如同吞吐云梦的豪杰,深厚的学识仿佛六经一般深沉。
现在正是您昂首挺立、施展才华的时候,科举考试只是小事一桩。
皇上忧虑的是长江东流的大势,这里地势险要,气象雄浑。
您回到朝廷,挥毫泼墨,将要成就一方诸侯,保卫国家安宁。
秋风吹过,天空湛蓝,边境的云彩如碧波荡漾,但战事仍未平息。
不应该抬头仰望飞鸿而忽视现实,我想您此刻眉头紧锁,为国事忧虑。
我听说一句承诺价值千金,您的推举和帮助尤其体现您的善良之心。
您的座上是否能容纳我这样的平民?请听听我在旅途中的短篇吟唱。

注释

南北东西:指各地。
厌问津:不再关心道路。
西海:泛指远方。
忘形:忘记形迹。
公:指某位尊贵的人。
名誉:名声。
虽不吾与:即使不亲近我。
当亲:也应视如亲人。
气吞云梦:形容气概宏大。
馀子:其他的人。
深厚文章:深厚的学问。
六经:儒家经典。
发策决科:主持科举考试。
上方:皇上。
大江东:长江东流。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险要。
气象雄:气势雄壮。
却袖:回到朝廷。
挥翰手:挥毫泼墨。
雅闻:常听说。
一诺值千金:守信重诺。
推挽:推举。
乐善心:喜好行善。
坐上:座上宾。
野人:平民。
客里:旅途中。
短长吟:短篇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写给张安国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张安国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联“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描绘了张安国在政坛上的独特地位,暗示他超脱世俗,不问世事,但名声却广为流传。次联“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直接称赞张安国的声望,即使不与自己交往,也视其为亲近之人。

第三联“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进一步赞美张安国的才气,说他的气概如同云梦泽般广阔,文章深沉如六经,显示出卓越的文学造诣。接下来,“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肯定他在制定政策和科举考试方面的才能,认为这些不过是他的余力。

第五联转向国家层面,“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描绘了国家形势,暗示张安国有能力在朝廷担当重任,保家卫国。第六联“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再次强调他的文治武功,期待他在地方治理中有所作为。

最后两联“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以景结情,表达对张安国在战事中的忧虑,希望他能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忧国忧民之心。“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则赞扬他的诚信和乐于助人的品格,询问他是否能接纳自己这样的“野人”,并愿意倾听自己的见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张安国的个人风采,又寄寓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李牧之

落日还家聊面壁,剥啄谁来破幽寂。

语音相似桑梓同,风骨轩然双颊红。

亹亹清谈霏玉屑,多说东湖与霜杰。

江西故老已凋零,听君论诗犹典型。

君今久占宣城籍,我是江湖未归客。

客愁时事两苍茫,一醉邀君君莫惜。

形式: 古风

简查仲明

佛法若大海,我生犹蚊虻。

饮少腹已满,鼓翅作微鸣。

查侯饱禅学,如说且能行。

有如辽天鹤,岂受网罟婴。

有身未免俗,时时还入城。

篮舆过茅屋,无异同条生。

相见非何事,说法俱纵横。

妙处固不二,其实无所争。

愿君更方便,除我疑惑情。

要如两圆镜,相照交光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简唐先生谷

藩篱落日鸟雀闹,江湖西风鸿雁高。

病躯已厌秋夜永,农事更伤终岁劳。

穷愁满眼未容遣,俗物败意时相遭。

隐芝庵中有高士,拄杖请来同出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简熊帅景瞻

槐柳阴中数间屋,粗饭浊醪羹杞菊。

过门问字久无人,只有图书伴幽独。

剥啄是谁来叩扃,手持札翰趋吾庭。

风采九州安抚使,得得遣骑相招迎。

我愿识公从宿昔,贵贱殊途那易得。

亲染云笺贲草庐,惊喜盈怀仍叹息。

折节下士古所稀,岂意于公今见之。

况公位貌已崇重,英声凛凛威羌夷。

满堂宾客皆豪杰,从容何止谈风月。

野人自视殊缺然,或可为诗纪勋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