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二)》。通过这首诗,乾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伊尹和吕尚功勋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权贵特权的反思。
首句“伊吕功勋岂不巍”,直接赞美了伊尹和吕尚的卓越功勋,将他们的成就比作巍峨的山峰,强调了他们对历史的巨大贡献。接着,“未闻赐券贷其非”则转而探讨权力与道德的关系,提出在给予权贵特权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非正义行为。这里“赐券”可以理解为给予特权或豁免权,而“贷其非”则是允许或放纵错误行为的发生。
“设逢乌喙终何益”,进一步深化了对特权问题的思考。乌喙在这里象征着祸害,即使给予权贵以特权,如果他们滥用权力,最终只会带来祸害,这种做法并无益处。最后,“少伯真能早识几”则以历史人物少伯为例,表达了对那些能够预见并避免错误行为的人的赞赏,暗示了对早期预防和正确引导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功臣的卓越与权贵特权的潜在危害,以及对正确行为的倡导,展现了乾隆对于历史、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