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端明献臣

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

世纷誇要路,天意罪浮名。

汶上朱轓宠,淮南白发生。

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感叹学习道义已太迟,深知错误内心已震惊。
世间纷扰只看重权势,天意却视浮华如罪行。
汶水之滨曾受厚禄恩宠,如今在淮南白发已生。
只剩下心中的一片天地,留存着岁寒时节的深情厚谊。

注释

学道年:学习道义的岁月。
嗟晚:感叹已晚。
知非:深知错误。
骨已惊:内心震动。
世纷:世间纷扰。
要路:权贵之路。
天意:天道。
罪浮名:视浮名为罪。
汶上:汶水之畔。
朱轓:古代官员乘坐的有红色车帷的车子,象征荣宠。
宠:恩宠。
淮南:地名,这里泛指贬谪之地。
白发生:形容人头发变白,暗示年老。
方寸地:内心深处。
岁寒情:寒冬时节的深厚感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李端明献臣的深厚情谊和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开篇“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道年华已逾晚年的感慨,以及对于世间不公和错误观念的震惊。接着,“世纷誇要路,天意罪浮名”抒发了对当世混乱、人们追求虚名而失去真理的哀叹。

“汶上朱轓宠,淮南白发生”则是借用地理名称来形容李端明献臣的地位和他的纯洁品质。"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狭小之地,但心中仍旧保留着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这份情感如同岁月的寒冷,历久弥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世间不公的无奈和个人情感的保留。这是一首融合了哲理思考与深沉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武昌胡从事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

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

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

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致政杜相国

多年零雨咏公归,得谢高怀与世违。

池凤何尝嗟见夺,冥鸿终不更低飞。

寿觞应举三朋酒,师衮閒抛一品衣。

我亦摧颓踰耳顺,异时惇史托馀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题奉宁枢密直谏议新葺漱玉斋

闻说西斋水,潺湲逼画楹。

虽添新窦响,不改故源清。

花落波浮乱,杯迟屈曲行。

无因陪夜宿,同赏瀑岩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得天经书问

久卧堪忧巷,惊闻不灭书。

高风五柳外,深意八行馀。

努力邀加饭,相逢约下车。

殷勤长跪读,双睫费涟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