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蒲涧寺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无需山僧指引,我独自寻找云雾缭绕的山泉出山。
千年古木矗立在无边的土地上,百尺瀑布直泻仿佛穿透了天空。
昔日菖蒲环绕的方士居所,后来成为薝卜祖师修行的禅林。
如今这里只剩下花朵含笑,笑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学仙法。

注释

山僧:指代山中的僧侣。
自寻:自己寻找。
云外:指山中云雾之外。
山泉:山涧泉水。
千章:形容树木众多。
无地:无边无际。
飞涛:瀑布。
漏天:仿佛穿透天空。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古代常用于炼丹。
方士:古代修道求仙的人。
薝卜:一种香料,也与佛教禅宗有关。
祖师:开宗立派的先师。
而今:现在。
花含笑:花朵似乎在微笑。
秦皇: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欲学仙:想要追求长生不老。

鉴赏

诗人以自信的口吻开篇,表明不需要山僧的指引,他能够自己找到心中的那股清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性,也映射出他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寻和追求。

“千章古木临无地”一句,用来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那些古老的树木仿佛悬于虚空,既没有根基,也不受尘世束缚,形象奇特,意境深远。接下来的“百尺飞涛泻漏天”则通过水流如织、倾泻不息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神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昔日菖蒲方士之宅和后来的祖师禅修的地方,这些历史的回忆为诗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然而,现实中只有花朵含笑迎接着诗人的视线。这花不是普通的花,它在这里代表着自然界对过往的超然态度,也象征着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考。

最后一句“笑道秦皇欲学仙”,则是用历史上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的典故,来表达诗人对于追求永恒和精神世界的向往。这里的“笑”字,不仅有对秦皇愚昧行为的调侃,更蕴含着诗人自己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在这悠悠岁月中,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去感悟那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蒲涧信长老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发广州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浴日亭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契虚正欲仇三彭。

铁桥石柱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瘖虎伏,斗坛昼出铜龙狞。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彷佛《离骚经》。

负书从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