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子与病起见寄

青门遥向汝阳分,伏枕传书到白云。

已道风波能失所,更逢摇落不堪闻。

九歌自我思公子,七发何人起使君。

一日齐名千载事,惊心岂独久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答子与病起见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病情的感慨。

首联“青门遥向汝阳分,伏枕传书到白云”,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通过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交流的情景。青门和汝阳都是地名,这里借指朋友所在的地方。诗人虽身在病中,但心系远方,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如同书信穿越云层,传递着友情的温暖。

颔联“已道风波能失所,更逢摇落不堪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感慨。诗人认为生活中的风浪可能让人迷失方向,而当面对自然界的凋零景象时,更是难以承受。这两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颈联“九歌自我思公子,七发何人起使君”,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九歌和七发分别出自《楚辞》,在这里诗人以自己思念友人(公子)和希望有人能唤醒沉睡的友人(使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尾联“一日齐名千载事,惊心岂独久离群”,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虽然只有一天的共同经历,却足以成为千载流传的故事,让人心惊的是,这样的友情在长久的分离后依然珍贵无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情、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子与使君薜荔园(其一)

太守为园自一邱,遥看薜荔接沧洲。

醉来忽下湘君泪,赋罢深知楚客愁。

黯淡欲飞天目雨,萧条犹带洞庭秋。

惟应日共蓬蒿长,安得聊从仲蔚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子与使君薜荔园(其二)

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独怜远道难为理,欲采何由寄所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青萝馆(其一)

十亩青萝别馆开,使君延眺意悠哉。

风摇北渚清阴合,烟杂南山黛色来。

台敞高秋深染翰,庭虚斜日净衔杯。

西邻荣叟常还往,带索应同薜荔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青萝馆(其二)

湖上高斋此一时,垂萝四面绕茅茨。

欲令何处红尘入,可道窥人片月疑。

色借古松成远势,意含幽石有馀姿。

空传蒋诩开三径,不遇裘羊那得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