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中的雁门山景图,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
首句“照眼空濛失远村”,以“空濛”二字描绘出烟雨迷蒙的景象,视线被模糊,远处的村庄仿佛消失在了这层薄雾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照眼”既指眼睛所见之景,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在这样的景色中,人的心灵也变得空灵起来。
次句“徘徊四顾接云根”,诗人四处走动,观察四周,与云雾相接,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这里的“徘徊”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行踪,也暗示了他的思绪在这样的环境中游离不定,或许在寻找着某种心灵的寄托或答案。
第三句“台江好景君须记”,诗人提醒读者,眼前的美景是值得铭记的。这里的“台江”可能是特定的地名,但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诗人眼中那些美好、值得珍惜的瞬间。这句话既是对读者的劝告,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细雨轻烟锁雁门”,将画面推向高潮。细雨与轻烟交织在一起,仿佛给雁门山披上了一层轻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里的“锁”字生动地描绘了雨烟笼罩下的雁门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网紧紧包裹,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雁门山在烟雨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