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见寄三首(其三)

闻说冥心处,岩栖知几层。

磬随夕籁断,香带秋岚凝。

寂寂松窗下,孤灯照一僧。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僧舍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之所的幽静与庄严。

首句“闻说冥心处”,点明了地点——一个让人心灵得以沉静的地方。接着,“岩栖知几层”以问句形式,暗示了此处环境的险峻与隐秘,岩洞深处,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修行的高深境界。

“磬随夕籁断”一句,描绘了傍晚时分,随着风声渐息,寺庙中的木鱼声也逐渐停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夕籁”指的是傍晚的风声,与“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和环境的静谧。

“香带秋岚凝”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美。秋天的山岚中,香烟缭绕,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增添了禅意,也体现了僧人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最后,“寂寂松窗下,孤灯照一僧”两句,将画面聚焦于松树下的窗户和孤独的灯光上。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更通过“寂寂”和“孤灯”强调了僧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静谧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敬仰。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妇艳二首(其一)

大妇冠凤翘,中妇试春绡。

小妇方安卧,罗帐掩春娇。

曙寒衾枕冷,良人事早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二妇艳二首(其二)

大妇上云机,中妇裁罗衣。

小妇多姿态,含笑惜春晖。

鸟啼花复落,夜遥人未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中庭幽兰寄曾日彰练声伯

中庭有幽兰,贞独信为美。

移根自泽阴,托荫近堂趾。

敷叶恒披绿,抽茎复攒紫。

桃李讵能方,荇茝或可比。

纫之佩服间,足以赠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浦舍人还晋府

秋气集西陆,惊风飘大荒。

酒酣拔长剑,送子度太行。

贤王受睿算,□土镇朔方。

晋国古名都,九州辏才良。

子怀珠与壁,获登隋卞场。

置身既得所,勋业行可望。

别离当兹日,岂不怀感伤。

丈夫相结托,所贵在慨慷。

讵学儿女徒,眷恋涕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