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素庵刘总管归

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

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

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

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

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

渔阳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

鲁人颂泮水,何如弦歌一千里。

昆也虎渡河,宽也蒲作鞭。

何如樵溪九曲落叶静,平铺绿水栽红莲。

紫微殿前列藩辅,华盖苍苍五星聚。

夔龙䠥?天一方,蟋蟀吟秋桂枝暮。

蓬莱枫叶昨夜秋,璚楼梦觉题金瓯。

银河横空白鸾去,安得追逐钧天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黄清老的《送素庵刘总管归》诗,以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归途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以“绣斧”象征高官,形象地描绘了刘总管出仕时的辉煌与壮志。接着“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隐喻刘总管为官期间的政绩与影响,如同秋日山峰之景,梧桐竹林之音,永留人间。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两句,运用典故,赞美刘总管虽离任多年,但其政绩与光辉依然不减,如同宝剑出鞘,光芒依旧。接下来“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则以月夜冰露、大海相连的景象,象征刘总管离任后仍心系国家,情牵百姓,其影响深远。

“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两句,以玉麟、龙蛇等意象,描绘刘总管归途中的景象,既有壮丽之感,也寓含着对刘总管品德与能力的高度评价。最后,“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两句,以归隐田园的意象,表达了对刘总管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暗示了他虽远离官场,但心系国家的情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刘总管的高尚品格与卓越才能,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祝福之情。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

奉君七宝凤凰之绣柱,五色麒麟之锦囊。

王母九霞觞中之酒,秦女万缕炉中之香。

去年红花今日开,昨日红颜今日老。

一生三万六千日,欢日颇多愁日少。

对吴歌,看楚舞,歌舞匆匆变今古。归去来,莫行路。

形式: 乐府曲辞

送三山张国宝府掾美归

三山星斗高贴天,三山潮汐走百川。

张公平生饮中仙,襟度脱落神飘然。

三山神人不敢友,天风吹度金鳌颠。

扫清案牍待明月,平铺绿水栽红莲。

公庭无人山色落,时有双燕归帘前。

樵溪夜雨深一尺,城外明朝翠如织。

春归草木不可遮,黯澹已作离别色。

离别兮奈何,若有人兮佩女萝。

公不顾兮山之阿,山之阿,沧海渺渺浮云多。

形式: 古风

县令行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

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

灵丹一粒肯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形式: 古风

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阴。

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

一童驱牛涉古岸,草烟惨澹迷目观。

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

一童踞策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

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

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

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