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四)

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

斧挥郢人鼻,琴即钟期耳。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

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古人曾有言,年末对我而言。
如同郢都工匠砍削,琴声仿若遇知音。
我的新诗超越建安风华,高谈阔论直达正始之境。
空谈虽如星月错位,但不愧似石沉水无悔。

注释

古人:古代贤者。
成言:古人的格言。
岁暮:年终。
吾子:您(尊称)。
郢人:楚国郢都的能工巧匠。
鼻:比喻精准。
琴:琴声。
钟期:钟子期,古代知音的典故。
新诗:新的诗歌创作。
凌:超过。
建安:汉末魏初的文学风格,以曹植等人为代表。
高论:高明的见解。
正始: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思潮。
徒言:空谈,无实际意义的话。
参隔辰:星辰错位,比喻不协调。
负:辜负。
石投水:比喻坚定的决心或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四)》中的片段。黄庭坚以古人之言为引,表达了对友人李师载的深深思念和期待。"岁暮于吾子"一句,寓意时光匆匆,对朋友的思念在年终尤为强烈。接下来的"斧挥郢人鼻,琴即钟期耳",运用典故,比喻李师载的才华如同郢匠挥斧,技艺高超;又如琴音与钟期共鸣,暗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艺术理解。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赞美李师载的诗歌创作力和卓越见解,堪比建安时期曹植的才情,以及正始名士们的哲思。"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进一步强调尽管时空相隔,但彼此间的友谊坚定,不亚于古人投石问路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八)

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

彼虽有求来,我但快一噱。

忽逢媚学子,时亦撼关钥。

何当携手期,濠上得鱼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一)

同升吏部曹,往在纪丁未。

别离感寒暑,岁星行十二。

我惭鸡荩谷,子叹天且劓。

空馀山梁期,尚不昧初志。

形式: 古风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三)

齐地谷翔贵,排门无爨饙。

二仲有甘旨,奉亲亦良勤。

原田水洸洸,何时稼如云。

无民愿岁丰,正自不忘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七)

飘风从东来,雨足尽西靡。

万物逐波流,金石终自止。

渭因泾使浊,菲以葑故毁。

智所无奈何,谁能为樗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