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
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
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李争艳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生动地描绘了桃花与梨花或红或白,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绚丽画卷。接着,“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是对诗人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许与慰藉。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这一联巧妙地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致敬,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梦想。同时,通过“渔郎醉后迷”,诗人或许也在暗喻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可能的迷失与探索。
最后,“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日落时分,诗人独自在石桥边徘徊,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水茫茫隔,双星黯黯通。
夜深团玉露,秋正肃金风。
机石几时卜,云程万里逢。
津头瞻折木,幽意可谁同。
廿年高枕越江滨,喜治真儒杳不亲。
沂水城南今见子,阳明门下更何人。
秋风梵宇怜交晚,夜月云山感兴新。
何日聚星堂上意,瓦瓶烧茗细相陈。
使君高谊动群英,茅屋柴扉亦署名。
遂使麾旌纡莽麓,顿令山鸟识冠缨。
索衣自觉秋风早,促席那堪夜雨并。
扶病强能拚一醉,冱云骈树几开扃。
蔡君始作皇华使,万里孤儿辞母去。
母儿相对两茫茫,越北燕南隔天地。
秋风慈母倚门时,屈指正是儿归期。
文章丹毂充闾闬,污走童妇相嗟咨。
入门拜母母大喜,蔡氏于今有贤子。
萱花堂上进霞卮,云母屏前具甘旨。
儿孙参差列成行,乡人争贺驱酒羊。
古云和气多致祥,蔡氏之福不可量。
我知蓬阆亦不远,只在君家之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