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四首(其十七)

有喝端如探竿草,无师血脉通红线。

当阳不识李将军,徒学穿杨一枝箭。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寻求真理或技艺的过程。"有喝端如探竿草",意指初学者探索未知,如同试探性的摸索,如同竹竿触碰水面寻找草丛,暗示学习的艰难和不确定。"无师血脉通红线",则象征着没有直接指导,通过自我领悟和实践,逐渐打通内在的理解,就像血脉自然连接,红线暗喻真知的线索。

接下来两句"当阳不识李将军,徒学穿杨一枝箭",借用了李广射箭的典故,李广在战场上未被认可,这里暗指只有实际经验才能让人真正理解和掌握,单纯模仿或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诗人强调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即使像李将军这样的英雄,也需要实战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对盲目模仿和理论脱离实践的批评。

收录诗词(32)

释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四首(其四)

师子窟中师子儿,逸群游玩海珠玑。

沩山呼索浑无窍,有理难伸穿得奇。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开口便见胆,工夫傲东鲁。

昔于豆子山,也解打瓦鼓。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颂古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先祖滔滔无固必,后人悱悱有雌雄。

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铁馅价难穷,谁知屈味浓。

法幢光祖域,正董在胸中。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