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访天元上人

断桥横钓艇,小步叩禅扃。

烟裹一林雨,风传隔院铃。

竹深僧室暗,苔染石坛青。

坐久寻归路,溟濛遍绿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小雨中探访天元上人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和谐交融。

首联“断桥横钓艇,小步叩禅扃”,开篇即以断桥和钓鱼船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水乡画面,小步轻叩禅房之门,则是诗人对禅宗生活的一种亲近与探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平和与寻求。

颔联“烟裹一林雨,风传隔院铃”,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烟雨笼罩着树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雾所覆盖,而远处的风铃声则在寂静中回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深远的意境。

颈联“竹深僧室暗,苔染石坛青”,将视线转向竹林深处的僧舍,以及被青苔染色的石坛。竹林的幽深与僧室的暗淡形成对比,而青苔的生长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禅宗修行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禅宗生活哲学的思考。

尾联“坐久寻归路,溟濛遍绿汀”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禅境之中,直到天色渐暗才开始寻找归途。这里的“绿汀”可能指的是绿意盎然的水边草地,也可能是对诗人内心平静状态的比喻。这一联既是对探访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心灵之旅的反思,暗示了在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探访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心灵触动。它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村雨晓起

烟屯茅屋乱云深,四野溟濛敛晓阴。

䆉稏畦连春正好,雁声啼雨过疏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瓶桃限韵

疏棂香隔影迷濛,一种清幽似画中。

何必武陵寻钓艇,自然春色隐帘笼。

开来忽漫侵书暗,落去无愁流水空。

静对军持还闭户,任他舞蝶乱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吊张郎

相怜萧寺话西窗,乞食天涯志未降。

不忿穷途艰客子,那堪旅榇阻归艭。

孤魂白日游荒冢,乡梦频年隔大江。

感吊无端閒寄恨,夕阳古坝水淙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和敬亭苦雨之作

阴云凝塞阴气媾,十日淫潦无昏昼。

出门不敢恃油衣,以瓦为之亦复漏。

溜檐方收飞瀑声,悬空忽作倾盆骤。

荒园径合青藓斑,小斋壁染苔纹绣。

我尝爱雨如狂颠,见此何堪双眉绉。

安得女娲鍊石手,璺补青天无渗窦。

晚来稍喜霁色新,黑云又向西山凑。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