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小酌二首(其二)

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

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

徒行有客惊顽健,烂醉无人笑老狂。

却掩庵门径投枕,鼾声雷起撼藜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市井的喧嚣远远不能抵达这片静谧的林塘,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白天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养蚕的女工抓紧时机忙碌着采集盐渍的蚕茧,农民趁着雨后的好天气正在移栽稻秧。
独自行走的旅人惊讶于这里的宁静与主人的硬朗健康,无人笑谈,只有沉醉的人们无视老者的疯狂行为。
他关上庵门,径直躺下,很快响起如雷般的鼾声,震动着简陋的藜木床榻。

注释

市尘:市井的喧嚣。
远不到:远远不能抵达。
嫩暑:初夏。
轩窗:窗户。
昼漏长:白天时间长。
蚕妾:养蚕的女工。
争盐茧:忙于采集盐渍蚕茧。
农夫:农民。
得雨:趁着雨后。
移秧:移栽稻秧。
徒行:独自行走。
顽健:硬朗健康。
烂醉:沉醉。
无人笑:无人笑谈。
老狂:老者的疯狂行为。
却掩:关上。
径投枕:径直躺下。
鼾声雷起:响起如雷般的鼾声。
撼藜床:震动着简陋的藜木床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乡间的生活情景。首句"市尘远不到林塘",写出了环境的清幽,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宁静的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夏日初长,白日显得格外漫长,诗人悠闲地坐在轩窗边感受着这份宁静。

接下来两句"蚕妾趁时争盐茧,农夫得雨正移秧",通过蚕妾忙碌于收获盐茧和农夫趁着雨水移栽秧苗,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繁忙与生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赏。

"徒行有客惊顽健,烂醉无人笑老狂",诗人自嘲地说,即使行走时偶遇过客,他的健壮体魄也会让他们惊讶;而他自己则沉醉其中,无人能理解他的狂放不羁,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情绪。

最后,"却掩庵门径投枕,鼾声雷起撼藜床",诗人回到庵中,安然入睡,鼾声如雷,连床都为之震动,形象地描绘出他酣然入梦的场景,展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间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自身的恬淡生活状态,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农事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东窗小酌二首(其一)

乌帽翩仙白苧凉,东窗随事具杯觞。

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

藤叶成阴山鸟下,桧花满地蜜蜂忙。

何人画得农家乐,咿轧缫车隔短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窗独坐书怀

秋豪外物不关心,竹坞梅村惜未深。

蓬户夜凉灯煜爚,盆山雨润木萧森。

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但恨图书阙调护,不胜鼠啮与虫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窗偶书二首(其一)

东窗终日静愔愔,消尽平生幻妄心。

秋气未催群木脱,老怀先感百虫吟。

屏风叠邃思庐阜,冠子峰高忆少林。

安得吾身且强健,一藤随处更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窗偶书二首(其二)

万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鱼腹自难兼。

山川置掌犹能取,日月无胶可得黏。

稚子幸堪持几杖,老生元自惯齑盐。

清晨临镜还三叹,雪颔今年无处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