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蓬莱员峤对嵯峨,知有群仙日日过。
琪树晓通云气湿,羽轮秋会月明多。
秦人采药空依海,汉使乘槎但入河。
谁识高斋有仙岛,不劳万里涉风波。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方壶》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首联“蓬莱员峤对嵯峨,知有群仙日日过。”以蓬莱和员峤两座传说中的仙山相对,暗示着此处是神仙常来之地,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琪树晓通云气湿,羽轮秋会月明多。”描绘了清晨时分,仙山上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接,而仙人们在月光下聚集,羽轮轻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灵性的景象。
颔联“秦人采药空依海,汉使乘槎但入河。”通过历史典故,对比了现实与神话,秦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却徒劳无功,而汉代使者虽乘木筏探寻未知,最终也未能抵达仙境。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又凸显了对理想仙境的向往。
尾联“谁识高斋有仙岛,不劳万里涉风波。”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说,真正的仙境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跋山涉水去寻找。这句诗充满了哲理意味,暗示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才是真正的旅行。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涔阳极浦远帆多,忆昨狂游是处过。
今日送君如梦寐,少年为客莫蹉跎。
沅湘日落明秋叶,江汉风回乱夕波。
若过楚累凭借问,沙头芳草近如何。
恒仙宅前江水盈,凤凰山下野禽鸣。
犹闻采药辞空谷,无复焚香礼上清。
雪里并游金节冷,月中同载羽轮轻。
登临尽日多惆怅,欲倚鸾箫和楚声。
西来一水浮襄汉,上有群峰截杳冥。
层构回临沙渚白,乱帆斜映石林青。
地雄缥缈连嶓冢,天险微茫带洞庭。
咫尺风烟应万里,无因一上岘山亭。
楚客之官汎蜀船,画图盈尺见山川。
九江树色潇湘外,三峡猿声滟滪前。
方译渐通巴俗语,国书新绝汉人传。
岂无好事能携酒,问字时时集讲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