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赋呈聊发一笑

长江西委输,汇泽东滉瀁。

中川屹孤屿,佛屋寄幽赏。

我来此何日,秋气欲萧爽。

共载得高俦,良晨岂孤往。

酒酣清啸发,浪涌初月上。

叠鼓唤归艎,陈迹真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陪同法曹叔父及众名胜游览落星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以长江水的流向和汇聚之处起笔,引出中流孤屿,仿佛是佛屋寄寓于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此地逗留的日子,感受到秋天即将来临的凉爽气息。

“共载得高俦,良晨岂孤往。”表达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欢聚,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随后,通过“酒酣清啸发,浪涌初月上”两句,展现了饮酒畅谈、月升海面的场景,既有豪情也有静谧之美。最后,“叠鼓唤归艎,陈迹真俯仰。”则以鼓声催促归程,感叹时间流逝,过往经历如同浮光掠影,令人感慨万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游历山水、寄情自然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下元节假行视陂塘因与宾友挈儿甥出郭登山归赋二诗示子直春卿及折桂云谷并写呈郡中诸寮友

庐阜东北际,岧峣五峰尊。

中岩穹林绕,青天白云屯。

郡阁有佳眺,徙倚空朝昏。

今晨幸休暇,发轫北郭门。

牵萝出林端,蹑屐跻云根。

高寻却深宦,小憩欣潺湲。

古殿宿寒霭,新甍丽朝暾。

扶藜陟东冈,夙昔规曾轩。

却倚千寻峭,前窥百泉奔。

长风卷浮埃,江湖渺相吞。

结架虽未谐,雄瑰已难论。

同来俱胜流,晤语仍王孙。

已践支许诺,不惭夙尚魂。

赋诗纪兹日,岁晚期相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

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结屋栖岩陬。

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脩。

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

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

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

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樛。

玉渊茗饮馀,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

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卧龙之游钱通守得江字不及赋诗已解维矣熹用其韵纪事以赠并附卷末

君行安所适,冲风溯涛江。

传闻阆州好,未见心已降。

邀君康山游,听此巨壑淙。

班坐酌溪石,幽寻憩云窗。

劝君尽此杯,锦帆已稠杠。

明年傥来东,鸣铙建高幢。

访我深涧底,晤言绝纷咙。

城南且细说,慰我心悾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