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下太液池

高飞空外鹄,下向禁中池。

岸印行踪浅,波摇立影危。

来从千里岛,舞拂万年枝。

踉跄孤风起,裴回水沫移。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

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一只大雁飞上高空,向着皇宫中的湖泊
岸边留下浅浅的足迹,湖面波动,倒影摇曳
它来自遥远的岛屿,翩翩起舞在千年古树枝头
在孤独的风中跌宕起伏,水花随着它移动
清脆的声音如同露珠滴落,它的野性与白云相伴
在太液池中无人投掷,神鸟的翅膀从未低垂

注释

高飞:飞翔到高处。
空外鹄:高空的大雁。
禁中池:皇宫中的湖泊。
岸印:在岸边留下。
行踪浅:浅浅的足迹。
波摇:湖面波动。
立影危:倒影摇晃。
千里岛:遥远的岛屿。
万年枝:千年古树枝。
踉跄:跌跌撞撞。
裴回:徘徊。
幽音:清脆的声音。
清露滴:如露珠滴落。
野性:自由自在的性格。
白云随:与白云相伴。
太液:太液池。
弹射:投掷。
灵禽:神鸟。
翅不垂:翅膀不垂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黄鹄,即黄鹤,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情怀。"高飞空外鹄"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黄鹤翱翔于蓝天之上的姿态,给人以脱俗出尘之感。

"下向禁中池"则将视角引导至宫廷中的一个宁静小池,水波不兴,只有岸边留下浅浅的脚印和摇曳的树影,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这里的“禁中”暗示了一个隔绝尘世、仅供帝王享用的私密空间。

"来从千里岛,舞拂万年枝"中的黄鹤,不再高飞,而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在古老的树枝间起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和悠久历史的赞美,也映射出诗人自己对于自由和永恒的向往。

接下来的"踉跄孤风起,裴回水沫移"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黄鹤在萧瑟的秋风中起舞,其动作带动了池水,使得水面上的落叶漂浮不定。这里,诗人捕捉到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流转的瞬间美感。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黄鹤在清晨的露水中发出柔和的叫声,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则直接点出了黄鹤对水面的映衬,既没有惊起池中的涟漪,也没有让其翅膀下垂。这里,诗人以精细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黄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向了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鹤飞翔、落足、舞蹈等行为的描绘,以及对周遭景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题刘华书斋

白石床无尘,青松树有鳞。

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

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

偶来疏或数,当暑夕胜晨。

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

终南同往意,赵北独游身。

渡叶司天漏,惊蛩远地人。

机清公干族,也莫卧漳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郑常侍厅前竹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

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上谷送客游江湖

莫叹迢遰分,何殊咫尺别。

江楼到夜登,还见南台月。

形式: 五言绝句

义雀行和朱评事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