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真人杂画为彭给事中赋

上清真人富丘壑,笔端变化多奇作。

清泉白石锁烟霞,翠壁丹崖映江郭。

何人开帘当翠微,满目山水含清晖。

不见当年谢安石,谁复载酒寻蔷薇。

老髯一棹依林樾,投竿独钓寒江雪。

山中故人门巷深,枉却子猷清兴发。

金乌刷羽扶桑晴,江上青山开画屏。

目送浮云归绝岛,坐延孤月来沧溟。

仙家洞房夜不扃,玉楼朱户流霞青。

碧弦当窗孤凤语,天风吹雨秋冥冥。

嶰谷春寒深莫测,谷中琅玕动萧瑟。

缅彼猗猗淇水深,千载卫风昭德音。

鹧鸪无声雷雨急,湘娥锦瑟烟中湿。

回首巫山十二峰,竹枝歌断行人泣。

银河一夜飞秋霜,老树萧条秋叶黄。

枯槎上汉谁得见,支机石烂莓苔苍。

棠梨枝重压青子,菰蒲露白莲房紫。

一双鹡鸰何处来,相对白头照秋水。

苹花摇荡水荇青,江上鲤鱼吹浪腥。

钓取新鲈荐芳醑,当筵不数五侯鲭。

滋兰九畹蕙偏多,蕙多其如荆棘何。

骚人作赋不堪续,洞庭日暮生微波。

岁寒山空雪皓皓,独有梅花照晴昊。

西湖处士句新奇,疏影横斜月中好。

真人奕世旧游从,忽见新图思乃翁。

飙轮一去不复返,东游蓬瀛西阆风。

真人朅来善继述,乃知仙才不世出。

仙岩宿负几时偿,雾阁云窗幽梦长。

锦袍给事金门客,索我题诗壮行色。

摩挲老眼写新吟,一树梧桐秋摵摵。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诗人胡俨以“上清真人富丘壑”开篇,巧妙地将画面中的自然景观与道家文化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通过“清泉白石锁烟霞,翠壁丹崖映江郭”,细腻地勾勒出山川之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

“何人开帘当翠微,满目山水含清晖”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而“不见当年谢安石,谁复载酒寻蔷薇”则以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几分怀古之情,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老髯一棹依林樾,投竿独钓寒江雪”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随后,“山中故人门巷深,枉却子猷清兴发”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惜。

“金乌刷羽扶桑晴,江上青山开画屏”展示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而“目送浮云归绝岛,坐延孤月来沧溟”则通过动态的云和月,赋予画面以时间的流转感。接下来,“仙家洞房夜不扃,玉楼朱户流霞青”则将画面引向了仙境,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碧弦当窗孤凤语,天风吹雨秋冥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而“嶰谷春寒深莫测,谷中琅玕动萧瑟”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最后,“缅彼猗猗淇水深,千载卫风昭德音”以淇水的深邃和卫风的美德,寄托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是一幅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体的精彩画卷。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凉步月

绿槐初着花,芙蓉叶已飞。

双燕引雏急,相将辞我归。

伏暑困如酒,凉风忽吹衣。

疏星散寥廓,明月照书帏。

芭蕉窗下流萤入,牵牛蔓上莎鸡泣。

八荒荡荡清无尘,独望天河月中立。

形式: 古风

月下闻邮卒吹小角

绿树绕江郭,槿花照篱落。

地偏无喧嚣,入夜更萧索。

月出海东头,飞光照林薄。

望仙亭中邮卒归,手把小角行且吹。

夜静时闻断还续,呜呜徒尔惊邻曲。

江城不见落梅花,谁解卫公三十六。

形式: 古风

闻络纬

白露下银床,梧桐一叶黄。

月华冷于水,枕簟净凝霜。

西家篱上丝瓜密,夜深络纬声声急。

今年多雨蚕薄收,窗下寒机不成织。

形式: 古风

寓思

红槿花开秋叶飞,青山日落蝉声悲。

美人娟娟隔河汉,玉佩明珰将遗谁。

别来岁久音尘绝,徒有相思寄明月。

明月照人不照心,海枯石烂思转深。

抱琴欲鼓无人听,掩抑冰弦直至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