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鸡头关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首句“鸡头千仞峻”,以“千仞”形容山峰之高,用“峻”字突出其险峻之势,形象地勾勒出鸡头关的雄伟景象。接着,“白道细如丝”一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将蜿蜒曲折的道路比作细长的丝线,既展现了道路的狭窄,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
“怒水盘根迅”描绘了水流湍急、激荡的情景,用“怒”字赋予水流以生命力,生动地表现了水势的猛烈。“雄关立壁危”则进一步强调了鸡头关作为险要关隘的特性,用“立壁危”三个字,不仅描绘了关隘的陡峭,还暗含了守卫者的英勇与坚定。
“北来天去握,南望汉为池”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从关隘北望时的辽阔视野和南眺时的广阔景象,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而汉水则如同一片湖泊,展现出天地之间的宏大与壮美。
最后,“咫尺褒城驿,连钱蹀躞驰”描绘了在如此险峻之地,马匹仍能快速奔跑的场景,既体现了行军速度之快,也侧面反映了关隘的重要性以及军事行动的紧迫性。整首诗通过对鸡头关自然景观和军事战略位置的描绘,展现了清末边关的雄奇与壮烈,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气概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