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颖士的作品,属于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之作。
诗中“彭阳昔游说,愿谒南郢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旅行经历的回忆,以及希望能够到达某个地方(南郢都)的愿望。然而,“王果尚未达,况从夷节谟”则透露出一种不得志和无法实现愿望的情绪,其中“王果”可能是指某种目标或理想,而“从夷节谟”则意味着困难重重。
接下来的“岂知晋叔向,无罪婴囚拘。临难俟解纷,独知祁大夫”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上晋叔向的故事表达了对不公正遭遇的同情和理解。晋叔向因无罪被囚禁,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或他人的遭遇,表明即使在困难面前,也要等待时机解开纠缠。
最后,“举雠且不弃,何必论亲疏。夫子觉者也,其能遗我乎”则显露出诗人对朋友、知己的珍视和信任。在这里,“举雠”即是指举荐或帮助那些能力不足的人,而“不弃”则表明了不抛弃这些人的决心。最后一句“夫子觉者也,其能遗我乎”表达了一种对朋友的信赖,认为真正有见识和醒悟之人不会忽视自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引证,表达了个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的珍贵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