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梁成楠创作的《题行箧内所携米海岳各帖戏效渔洋论诗绝句》。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歙石的赞美与对比,以及对研山人的感慨。通过“下岩岁贡治平初,歙石罗纹总不如”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歙石独特纹理和品质的赞赏,将其与其他石材进行对比,突出了歙石的珍贵与独特。接着,“惟有研山人窃后,泪珠空滴玉蟾蜍”则转而抒发了对研山人的同情与感慨,似乎在暗示研山人在追求或拥有歙石的过程中遭遇了某种挫折或遗憾,其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歙石与研山人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珍惜拥有、追求与失落等主题的共鸣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