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个性和文学主张的诗句。开头两句“才如北海岂云疏,局促从来笑腐儒”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才华比作辽阔的北海,暗示其才华横溢、不受限制。而“岂云疏”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广大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局促从来笑腐儒”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自视清高、却又狭隘陈旧的士人持有嘲讽态度,认为他们的学问和见识都是有限的。
第三、四句“只作文章希屈马,不将门户敌崔卢”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文学追求,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像古代名相马援那样出类拔萃,而不是仅仅为了家庭或派别的利益而撰写。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文学独立性的坚持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接下来的“公车奏议三千牍,京洛风尘十二衢”可能是在形容诗人的丰富学识和广泛涉猎。这里的“公车”指的是官方或国家的事务,“奏议”则是上书给皇帝的文书。数字“三千牍”象征着数量之多,显示了诗人对各种文献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而“京洛风尘十二衢”则可能是在形容长安、洛阳两地的繁华与诗人的广泛交游。
最后,“回首知君几多恨,肯甘华发老江湖”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和对于友人知己之间情谊的珍视。这里的“几多恨”可能指的是过往的遗憾或是未尽之事,而“肯甘华发老江湖”则是在表达即使年华老去,诗人仍然乐于在文学和学问的世界中徜徉。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个性、才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