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离别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秋风已经开始轻轻吹过,露水沉甸甸地挂在木兰花枝上。
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行人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微寒的气息穿透门窗,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秋天的池塘。
燕子已经离去,大雁刚刚到来,每年都是这样的离别时刻。

注释

凉风:秋风。
袅袅:轻轻吹过。
露重:露水沉甸甸。
木兰枝:木兰花枝。
独上:独自登上。
高楼:高处的楼。
行人:远方的人。
远不知:身影消失。
轻寒:微寒。
洞户:门窗。
满:洒满。
秋池:秋天的池塘。
燕去:燕子离去。
鸿方至:大雁刚刚到来。
年年:每年。
别离: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开篇“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凉爽气候与湿润环境,木兰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沉甸。

接着,“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渺茫。高楼作为观察世界的高点,同时也是一种隔离自我的方式。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则将自然界的冷清与明亮的月光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凉意的氛围。这里的“洞户”可能指的是室内,而“秋池”的“满”字,则是对月光占据空间的一种形象描绘。

最后,“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易逝与时常离别的感慨。燕子和大雁都是迁徙的鸟类,它们的到来与离去往往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以及人与人之间难以避免的别离。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情感别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0)

姚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庭柳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野居池上看月

悠然云间月,复此照池塘。

泫露苍茫湿,沈波澹滟光。

应门当未曙,歌吹满昭阳。

远近徒伤目,清辉霭自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

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

颇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

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

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未归。

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

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

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

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

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

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