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叔明二邦君兼济子安德和文明四使者同过逐客于文殊偶食无肉客既满意而主人略无愧色作诗一首

谪宦亡聊又出奔,敢期冠盖也临存。

豪华自厌蒸人乳,冷落能来叩席门。

莫叹愁肠充苜蓿,从来醉眼盖乾坤。

相知政在世情外,赐达回穷不足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被贬官无趣又流离,哪敢期待权贵来访。
富贵之人厌恶人间烟火,冷清时却来敲我的门。
不必哀叹愁苦如草芥,醉眼看透世间万物。
真正的知己超越世俗情感,赐予或接济贫寒之人无需多言。

注释

谪宦:被贬官。
亡聊:无趣。
出奔:流离。
冠盖:权贵。
豪华:富贵。
自厌:厌恶。
蒸人乳:人间烟火气。
叩席门:敲门。
愁肠:愁苦的心肠。
苜蓿:草木之实,比喻粗劣的食物。
醉眼:醉酒后的眼睛。
盖乾坤:看透世间万物。
相知:知己。
政:正。
世情外:超越世俗。
赐达:赐予帮助。
回穷:接济贫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邓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感慨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中“谪宦亡聊又出奔,敢期冠盖也临存”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与逃离,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接下来的“豪华自厌蒸人乳,冷落能来叩席门”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物质丰富却内心空虚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真挚友情的渴望。诗中的“豪华”指的是奢侈的生活,“蒸人乳”则是形容富贵之家中美食如云,但这些都无法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

“莫叹愁肠充苜蓿,从来醉眼盖乾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烦恼和忧虑的情感体验,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愁肠”指的是心中的忧虑,“苜蓿”则是比喻这些忧虑充满了内心,而“醉眼盖乾坤”则形容借助饮酒来逃避现实。

最后,“相知政在世情外,赐达回穷不足论”两句,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友谊超越了世俗的情感和物质的贫富,不在于物质上的馈赠或是评价。这里的“相知”指的是互相了解和理解,“政在世情外”则强调这种友谊不受世间琐碎情感的影响,而“赐达回穷不足论”表明真正的友谊是不以物质作为衡量标准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俗生活中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感慨。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次前韵二首(其二)

琢磨佳句敌离骚,赖得朋来漉酒陶。

时遣纡馀资卓荦,更将华妙济雄豪。

阁临巨浸南溟近,帘捲晴空北极高。

更约高谈句法外,可怜天下政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次前韵二首(其一)

萧条门巷半莱蒿,杯酒田间亦自陶。

采栗久要工部拙,骑鲸偶厕谪仙豪。

狂波故作风雷噫,逸兴何妨日月高。

胜景赖君佳句压,胸中江汉更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和宰公二首(其二)

斗枢不见走蛇金,万里晴空无寸阴。

郗扇虽交更挥汗,嵩车才出辄成霖。

诗如翻水惊黄绢,力可回天在赤心。

百里敢烦天下手,丰年无事但鸣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和宰公二首(其一)

谁向人间脱甑蒸,烦公大句激雷轰。

高才自是百夫特,出语当令四座倾。

霖雨虽从天上降,烟云要自笔端生。

吹嘘六合无凡骨,例欲乘风款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