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

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

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

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

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江南曲》描绘了江南二三月间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生机。

首句“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开篇即点出时节与地点,江南的春天,清溪旁,繁花似锦,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接着,“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两句,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行人的活动与景物的变化,步障的移动与香车的穿行,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描绘了一群女子在春日里游玩的情景,她们或独自漫步,或相互陪伴,各自沉浸在春光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们的形象与心理,她们在水中映照自己的妆容,既羞涩又充满期待地踏入花丛,展现出少女特有的纯真与娇羞。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两句,通过女子对自然界的反应,表达了她们对春日的敏感与喜爱。她们在攀折树枝时抱怨微风,而在嬉戏斗草时却乐于被露水沾湿,这种矛盾的情感,更添了几分生活的趣味与诗意。

最后,“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四句,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女子们开始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她们担心夜晚的来临会带走白昼的美好,害怕乌鸦的啼叫预示着春天的离去。这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也让人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综上所述,《江南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6)

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纻歌

吴娃二八罗縠轻,皓腕玉指弹秦筝。

七盘一曲四座惊,垂手顿足如有情。

左按右拍旋风生,纤尘不动念态情。

可怜一顾倾人城,盛情不再西日倾。

常恐零落悲秋英,及今踏歌莫停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闻笛

黄彭湖边吹暮笛,浦云不飞江月黑。

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

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

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

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

形式: 古风

望湖亭

日晴江暖南风吹,蒲帆饱风如鸟飞。

晨征正背南浦去,夕宿已向吴城归。

平湖浸天波淼淼,湖上长亭跨林杪。

此时天宇正苍茫,数点遥山望中小。

孤舟前发闻疏钟,云边笑指匡庐峰。

白莲早晚应重发,欲叩东林谒远公。

形式: 古风

海珠寺

疏钟度水江云晓,几度溪桥飞白鸟。

玻璃千顷浸重城,一点孤峰望中小。

竹梧绕寺青苍苍,老僧长啸开松房。

莲花灯下传清梵,十里江流闻妙香。

蜃楼幻出横烟渚,长日依微飞绿雨。

宝地西风下雁王,香台噀雾来龙女。

五月江头藕放花,夹溪扶荔蒸红霞。

越女相携采莲去,木兰双桨载琵琶。

金塘日晚芙蓉醉,箫鼓声沈岛烟翠。

此时海上一珠悬,流光照见群山睡。

公子王孙越布衫,临风齐唱望江南。

摩尼五色原无价,谁赏骊龙颔下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