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

又领诸儒款泮宫,车书同处礼应同。

柏庭老影留江月,竹屋寒声作社风。

坐客语残香一穗,候人催起鼓三通。

归来税冕仍分肉,更觉休官兴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学者张孝祥在泮宫主持释奠仪式的场景。泮宫,古代学宫的别称,此处指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场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肃穆。

首联“又领诸儒款泮宫,车书同处礼应同”点明了诗人再次主持释奠仪式,与诸儒一同参与,强调了儒家礼仪的统一性与重要性。颔联“柏庭老影留江月,竹屋寒声作社风”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柏树的老影与江边的月光交织,竹屋的寒声与社风相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坐客语残香一穗,候人催起鼓三通”描绘了仪式进行中的细节,坐客们在香烟缭绕中交谈,时间仿佛凝固;而远处,鼓声三通,标志着仪式即将开始或结束,增添了仪式感。尾联“归来税冕仍分肉,更觉休官兴未穷”则展示了仪式后的场景,诗人卸下官服,与众人分享祭肉,显示出内心的满足与对官职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儒家文化精神的深深认同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释奠仪式的庄重与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风雨石首呈同行寄荆州僚旧

昨日离筵酒未醒,今朝风雨暗江亭。

近人积水春全绿,隔岸荒山夜却青。

野吏衣冠行木偶,客船灯火散疏星。

宽程且作三旬约,要看庐山紫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江行再用前韵

泽畔行吟我独醒,归程不计短长亭。

西风送浪头头白,芳草随人段段青。

昨夜疏篷犹窘雨,今朝严鼓欲侵星。

无人去唤华容宰,画我江行作小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黄子馀

缩肩得句极酸寒,何似黄郎咳唾间。

少日曾经诸老学,传家自有祖师关。

词林根柢今谁在,振古风流要力还。

我老故应无用此,因君犹欲更晞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去临川书西津渔家

作客临川又一年,却寻归路浅滩船。

宦游到处真聊尔,别恨何须更黯然。

夹道长红惭父老,绕城浓碧记山川。

无端此地成留滞,定自从渠有宿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