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七)满庭芳

吾行潦倒,疏慵成癖,不任煎熬。

忆当年家食,将宠辱都抛。草堂中,听雨坐深宵。

篷窗下,待月观潮。兀自揣,玉阶金阙无缘到。

荷圣主、垂仁用草茅。因此上、八座幸虚叨。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七)满庭芳》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态度。

首句“吾行潦倒,疏慵成癖,不任煎熬”,开篇即以自我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落魄而又懒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疲惫。接下来,“忆当年家食,将宠辱都抛”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清贫生活,将一切荣辱置之度外,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草堂中,听雨坐深宵。篷窗下,待月观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处草堂,或听雨声入夜,或待月光映照潮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兀自揣,玉阶金阙无缘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高位显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未果的遗憾,但又以“兀自揣”三字,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与释然的态度。

“荷圣主、垂仁用草茅。因此上、八座幸虚叨。”最后两句,诗人感激圣主的垂怜与恩惠,即使自己身处草茅之中,也因这份恩遇而感到荣幸。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也流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当前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皇权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八)三煞

享厚禄,已馀饶。只有个、终天一念,忍听风木悲号。

那更扊扅,人一去,音尘杳。

鹡鸰声断,死生骨肉,暗自魂消。愁绪千条。

兀的是、一时凑着。

形式: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九)青歌儿

恰便似、蓦地浮云,弥天不扫。

恰便似、独茧春蚕,抽丝不了。

并州剪,剪不断、野草根苗。展转无聊。回首迢迢。

心旆摇摇。顾影萧萧。续世承祧。

嗣子知学,有息垂髫。膝下痴娇。贤否何若叶爻。

难期料。也只是、把苍天祷。

浮荣身外,从今日、便可一笔勾销。

形式: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十)夕游蝶

藩篱斥鴳翔,鹏翼上扶摇。任天机、总是逍遥。

空花界、那有坚牢。逞春风、争妍竞耀。

霎时间、水逝云飘。

纵双眸、大观今古,我则是、无语首频搔。

形式: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十一)步微楼

鬓堆霜,不可消。日行天,不可招。

望故国桑梓,关心云霄。倦翼江海归桡。

宠辱之门,盈虚之数,行藏之道。

常言道、宦海风波,到不如、从吾所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