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

青山本无垢,坐受瘴雾侵。

马倦不加鞭,暑气令人昏。

去年蝗为灾,千家百不存。

流亡不自保,聚掠连诸村。

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

旱势复如此,早禾空如云。

丰登数有常,赤子皆天民。

惜此三尺雨,龙师恐不仁。

禳禬古有法,至和格神人。

不见东海郡,孝妇冤欲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闵雨》,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和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首句“青山本无垢,坐受瘴雾侵”描绘了青山无辜遭受湿热环境的侵袭,暗示了当地气候的恶劣。接着,“马倦不加鞭,暑气令人昏”写出行路艰辛,暑气使人疲惫,生活困顿。

诗中提到“去年蝗为灾,千家百不存”,揭示了前一年的蝗灾给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许多家庭几乎无法生存。“流亡不自保,聚掠连诸村”进一步描绘了灾后的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甚至互相掠夺的惨状。

诗人期盼“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迫切希望下雨以缓解旱情,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旱势复如此,早禾空如云”再次强调旱情严重,田间的庄稼如同云朵般空虚,丰收无望。

他感慨“丰登数有常,赤子皆天民”,认为天灾之下,人民都是平等的天之子,应该得到上天的眷顾。然而,“惜此三尺雨,龙师恐不仁”,对上天未能降下雨水表示忧虑,担心掌管风雨的龙师(古人对雨神的称呼)未能施以仁慈。

最后,诗人提到“禳禬古有法,至和格神人”,指出古代有祈雨的仪式,希望能通过和谐之道感动神灵。他以东海郡孝妇的典故结尾,表达对公正和冤屈伸张的期待:“不见东海郡,孝妇冤欲伸”,暗示如果能像孝妇那样得到公正对待,这场旱灾或许能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公正和祈雨仪式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鸡司晨者而此邦夜鸣为常不寐闻知作绝句

鸡鸣非时乃祸口,那无荒更同疾徐。

信知南来事总异,不但斯人难并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到家寄季承二首(其二)

向来已念修途苦,还家作况初无愈。

娇儿失乳索饭啼,病妻服药思鹿脯。

关心药裹诗自废,无复吟哦继朝暮。

与君定交且十年,相从未有如君许。

信知此药莫可常,后会惊心念风雨。

报侬安否比何如,莫以素书慵不具。

形式: 古风

到家寄季承二首(其一)

相逢到别二十日,披览溪山驻行役。

凄凉浩荡两生境,意不求诗诗自得。

临分不作珍重语,顾欲倡酬诗卷觅。

问君得此君何用,云比相如家四壁。

杜陵囊帛解救寒,陆生越橐千金直。

人言君侯真太痴,君痴不痴君自识。

形式: 古风

卖花行

赪肩负薪行,所直不满百。

大舸载之来,江头自山积。

不如花作稛,先后价增损。

身逸得钱多,人宁知务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