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赠泰记室”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六十七之手。诗中以“论天学士自渊流,才品分明是少游”开篇,将赠予对象比作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与宋代文学家秦观相提并论,赞誉其才情非凡。
接着,“宪署延宾居上榻,澄台草檄借前筹”两句描绘了赠予对象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说明其受到尊敬与重用,不仅在重要场合接待宾客,还参与起草重要文告,显示其谋略与智慧。
“新词残月垂杨岸,雅度春风杜若洲”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暗示赠予对象不仅才华横溢,且风度翩翩,如同春风吹拂下的杜若洲,充满生机与美好。
最后,“我赏烟光饶有兴,何妨促席会南楼”表达了诗人对赠予对象的欣赏之情,同时也邀请对方共赴南楼,共享欢聚之乐,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赠予对象才华、地位、风度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品质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赞美与敬意兼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