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余春慢.追春用吴修蟾饯春韵

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

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

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鉴赏

这首《惜余春慢·追春用吴修蟾饯春韵》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龚鼎孳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运用“绿幛”、“红泥”等色彩词,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哀愁与遗憾。"缝愁"、"埋恨"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等生动画面,展现了昔日繁华景象。

"当日株移永丰"回忆起往昔的盛景,而今"香雪飘零"、"玉骢稀少"则暗示了人事凋零,物是人非。接下来,诗人借"明月无情"、"凤箫金管"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新愁的滋生。"胭脂井畔"、"燕子楼头"则勾勒出凄凉的旧日场景,"青帝抛人"寓言春天的离去,"潘鬓沈围"则感叹岁月催人老。

最后,诗人仍怀有一丝痴心,希望春色能在"平芜"中留下痕迹,哪怕只是乱峰相遮,流露出对春回大地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执着。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春去秋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哲思。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初夏湖楼看雨用史邦卿湖上

烟桡一点如鸥小,冲散碧波来去。

蝶老韩凭,花辞谢豹,丢下恼人春雨。青螺几许。

尽镜瞑屏遮,梦迷遥渚。

一半楼台,酒旗低卷画中树。

依然寒食院落,柳塘蛙鼓畔,榆钱青聚。

乍改轻衫,还熏密坐,猜杀栖红羽。云连绣柱。

任门外芜香,屐痕多阻。奇绝空濛,验前人好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醉蓬莱.为仲弟孝绪用叶少蕴上巳韵

快花前樽满,十里笙箫,画船来去。

追数流光,叹年年征旅。

雁塞蛟宫,越旗江火,隔对床风雨。

乱后重逢,篝灯如梦,客怀难语。

散骑身强,士龙名重,天海行藏,肯同绕絮。

舞槊征歌,笑绛樊何处。

去国雄姿,凭高青眼,渐斗横银浦。

白首相看,丹霄过我,更拈吟句。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罗敷媚(其一)西陵吊苏小二调

油车宝马春风路,天付多情。小是花名。

占住西陵柳絮城。幽兰泣露吹罗带,月与身轻。

芳草还生。薄幸斜阳看唤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罗敷媚(其二)

樱桃风熟青梅老,雪打蘋香。春去横塘。

不忆当也断肠。六朝环佩芳烟散,瘦了鸳鸯。

人代凄凉。红粉英雄哭一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