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住僧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身披百衲袈裟的僧人,
眼帘如数根睫毛覆盖着青黑的眼眸。

注释

袈裟:僧人的法衣,通常为僧袍。
比丘:佛教中的出家男子,指僧人。
数茎长睫:形容睫毛多而长。
青眸:青黑色的眼睛。
山林:山野丛林,常指隐居之处。
惯:习惯于。
唯照:只有。
寒泉:寒冷的泉水。
剃头:指僧人自己剃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独自居住在山林之中的景象。"百补袈裟一比丘",意指这位僧侣身着破旧的袈裟,形象地表达出其贫穷而坚守清净生活的境况。"数茎长睫覆青眸"则形容他拥有浓密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睫,这些特征在中国传统审美中往往被赋予智慧与神圣的象征意义。

诗人通过"多应独住山林惯"表达了这位僧侣对孤寂生活的适应和喜爱,暗示他已经习惯并享受这种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最后一句"唯照寒泉自剃头",则描绘出僧侣如何在山林中依靠自然之水(寒泉)来修剪自己的头发,以保持僧人的清洁与简朴。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独住僧侣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侣追求精神超脱和物质简单的生活理念,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中的意境清幽,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106)

徐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 籍贯:浙江睦州

相关古诗词

相思林

游客远游新过岭,每逢芳树问芳名。

长林遍是相思树,争遣愁人独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荆巫梦思

楚水白波风袅袅,荆门暮色雨萧萧。

相思合眼梦何处,十二峰高巴字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览镜词

宝镜磨来寒水清,青衣把就绿窗明。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语儿见新月

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草市忆西施。

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