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双滩流水奔赴大海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与静态美,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澄南碧涧绕城陲”,开篇即以“澄南”、“碧涧”勾勒出一片清幽宁静的山水画卷,碧绿的溪流环绕着城市的边缘,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接着,“争赴朝宗涟且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溪流汇聚奔腾,如同众志成城,向着大海进发的情景,涟漪与波纹交织,展现出一种力量与美感并存的动态美。
“静影沈沈呈素练,惊湍潺潺奏埙篪”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绘了水面平静时倒映的月色或日光,如同洁白的丝带般柔和而纯净;后句则描绘了水流激荡时的声音,仿佛古乐器埙篪的悠扬旋律,既有力量感又不失和谐之美。
“双龙喷雨涵天阔,万顷浮光丽日奇”进一步渲染了双滩流水的壮观景象。双龙般的水流在雨中喷涌而出,仿佛与天空相连,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气势;阳光下,万顷水面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金光璀璨,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想是源头多活水,长桥日夜汪流澌”表达了对源头活水的赞美和对自然循环不息的感慨。长桥横跨在流淌的水流之上,日夜不息地见证着水流的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双滩流水奔向大海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