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醒心亭

小桥枕沧湾,一水绕清激。

横来莫知源,委去无寻迹。

戏鱼时度浅,好鸟忽鸣寂。

堂坳隐空谾,竹树閟寒碧。

朝霏溢朱栱,倒影汎瑶席。

仰窥一径上,始觉藏深僻。

尚忆客中行,盘峤倦登陟。

峰回路忽下,溪馆曾休息。

高低相掩映,景趣无终极。

朅来坐忘疲,欲去或穷夕。

安得青霞人,共此白云适。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桥坐落在弯曲的海湾边,一条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它。
水流横流不知源头,静静流去不留痕迹。
嬉戏的鱼儿偶尔游过浅水,美丽的鸟儿忽然寂静鸣叫。
堂屋低洼隐藏在山谷之中,翠竹绿树遮蔽了寒冷的碧色。
早晨的雾气弥漫在红色的屋檐上,倒映在玉石般的席面上。
抬头望去,一条小径向上延伸,才发现这里隐藏在幽深之处。
还记得在旅途中,攀登山岭已感疲惫。
山路曲折,忽然间路向下延伸,曾在溪边的小馆稍作休息。
山势高低起伏,景色相互掩映,美景无穷无尽。
我在这里忘却疲劳,有时直到傍晚才离去。
如何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宁静的白云之境呢?

注释

沧湾:弯曲的海湾。
清激:清澈激流。
源:源头。
委去:静静流去。
戏鱼:嬉戏的鱼儿。
好鸟:美丽的鸟儿。
空谾:山谷。
閟:遮蔽。
朱栱:红色的屋檐。
瑶席:玉石般的席面。
登陟:攀登。
溪馆:溪边的小馆。
景趣:景色趣味。
朅来:忽然。
穷夕:傍晚。
青霞人:志同道合的人。
白云适:宁静的白云之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间景象,以小桥、沧湾、清澈流水为背景,展现出自然的恬静与神秘。诗人通过"横来莫知源,委去无寻迹",表达了对溪流源头的探寻和对水流去向的想象,富有诗意。鱼儿戏水、鸟鸣寂静,增添了生机与静谧。醒心亭位于堂坳之中,被竹树环抱,环境清寒而碧绿。

早晨的雾气弥漫在朱红的亭檐上,倒映在瑶席般的水面,显得格外宁静。诗人仰望小径通向高处,感叹其隐藏于深僻之处,唤起他对过往旅程的记忆,尤其是攀登陡峭山峰的疲惫。溪馆曾是他的歇息之地,山势起伏之间,景色变换无穷,令人流连忘返。

诗人在这里暂时忘却疲劳,但又担心夜色渐深,无法尽享这美景。他渴望能有如青霞仙人般的人物,共同分享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与闲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刘致政寿藏归庵

我爱青溪山,峰峦秀如刻。

作庵贤主人,只恐归未得。

且住三千秋,游戏人间客。

遗蜕何足论,西乾有真宅。

形式: 古风

刘景文

忆昔刘景文,其父死西战。

出身与我同,诗文亦璀璨。

结交苏与黄,秦张同一贯。

文武初不分,西班不须换。

形式: 古风

压酒

酒到刘伶坟,斯人已枯槁。

不如营糟丘,吾将此中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因见市人以瓦缶莳花屋上有感

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莳花亦良苦。

因思离宫与别馆,南至九嵏北鄠杜。

东西延袤八百里,桥梁袅空七百柱。

伤哉好大荒主心,岂识世间蓬筚趣。

一邱一壑吾辈事,随分园池何用许。

我今度地山一隅,栽柳栽花已无数。

大虽不足小有馀,便可终身为老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