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再饮唐济武寓中

蕊珠簪笔旧名都,深意托征途。

移床直据芙蓉顶,敕银鹿、休扰松鼯。

埋雪小亭,团圞琴趣,此乐世间无。

闲来说饼胜新酥,红友映冰壶。

排忧劝我须沉醉,听城上、三度啼乌。

无分珥貂,嵇公懒也,归倩好山扶。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一丛花》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曹溶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

开篇“蕊珠簪笔旧名都”,以“蕊珠”象征高雅与美好,暗示了诗人曾身处繁华之地,拥有过辉煌的过往。接着,“深意托征途”则透露出诗人将深厚的情感寄托于旅途之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移床直据芙蓉顶,敕银鹿、休扰松鼯。”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移床就寝,直接面对着如画的芙蓉山景,银鹿被吩咐不要打扰松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

“埋雪小亭,团圞琴趣,此乐世间无。”描述了一座被雪覆盖的小亭子,琴声在其中回荡,这样的场景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仿佛找到了世间独一无二的乐事。

“闲来说饼胜新酥,红友映冰壶。”诗人悠闲地谈论着饼的美味,与红友(可能指酒)相映成趣,冰壶中的水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排忧劝我须沉醉,听城上、三度啼乌。”在排解忧愁时,诗人被城头传来的三次乌鸦叫声所吸引,这似乎是一种自然界的安慰,提醒着诗人放下烦恼,享受当下。

最后,“无分珥貂,嵇公懒也,归倩好山扶。”引用嵇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为官,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希望归隐山林,由好山陪伴度过余生。

整体而言,这首《一丛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丛花.三饮济武寓中

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禦街行.题程云来小像

珊瑚随处系渔竿,香水对浮峦。

风光况肯留人住,也谁能、复据雕鞍。

古今高士,龙蛇变化,同作五湖看。

连朝相讯酒肠宽,欢伯报平安。

如君岂忍抛春去,也正当、绿遍红攒。

乔松倚杖,名花拂履,难信草堂寒。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押[寒]韵

踏青游.闺情

几阵杨花,院落凄然寒食。又堕向、送别楼侧。

任笙歌,阑珊去、旗亭野草如织。休说东风旧识。

为东风惹他相忆。自起捲帘,凝眸乍疑金勒。

有杜宇、声声将息。拚清泪,常流到、大江南北。

日长怕春倦,泪也有时无力。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押[职]韵

蓦山溪.与王襄璞饮酒

閒心万种,惟有秋难著。

孤雁不禁寒,又边鼓、吹开画阁。

曾移小舸,吹笛弄江烟,多少事,耐寻思,斜倚阑干角。

新添白发,回首平生错。

无故踏征尘,早辜负、花间翠箔。

飞觥相属,同是客中人,檀板急,舞裙轻,赢得肌如削。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