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桐皋东去,又依然、烟际云边柔橹。

赖有双台知己耳,牢落孤怀欲吐。

小倚云根,细商心事,提起千年语。

九天飞梦,别来长记幽渚。

试说北海归文,西山何事,犹不甘臣武。

广大尧天箕颍小,绵上可能如许。

举世真痴,先生长啸,尘海谁堪与。

啸声吹送,刺天鸾鹤冲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桐皋向东而去,依旧是烟雾缭绕的水边,轻舟摇曳。
幸亏有知己双台,孤独的心情想要倾诉。
我轻轻靠着山根,细谈心中的忧虑,仿佛能追溯千年的言语。
在梦境中飞翔,长久以来,我常常想起那幽静的水洲。
试着述说北海归来的故事,西山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还不愿屈服于武力。
广阔如尧天的胸怀,即使是像箕山颖水那样的隐逸之地,他也难以满足。
在这世间,真是愚痴,先生长啸,谁能理解这尘世的苦楚。
他的啸声随风传送,直冲云霄,如同鸾鹤展翅高飞。

注释

桐皋:地名,古代地名。
依然:依旧,仍然。
烟际云边:烟雾弥漫的天空边沿。
柔橹:轻柔的船桨。
知己:了解并信任的朋友。
牢落:孤独,寂寞。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忧虑。
九天:极高的天空。
幽渚:幽静的水中小洲。
北海归文:指远方归来的故事。
西山:象征隐居的地方。
箕颍:古代隐士的代称。
绵上:地名,古代隐士的居所。
举世:全世界。
长啸:大声呼啸以抒发情感。
刺天:直冲云霄。

鉴赏

这首宋词《酹江月/念奴娇》是林式之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充满了离情别绪和哲理思考。开篇“桐皋东去,又依然、烟际云边柔橹”描绘了船只在烟波浩渺中向东驶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感伤的氛围。"赖有双台知己耳"表达了对知音的依赖,而“牢落孤怀欲吐”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怀。

接下来,“小倚云根,细商心事,提起千年语”写词人独自倚靠在岸边,与心灵深处交谈,仿佛能跨越千年时空。"九天飞梦,别来长记幽渚"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下片转而探讨更深的哲理,“北海归文,西山何事,犹不甘臣武”借北海和西山的典故,表达词人不甘于平凡,追求自由的精神。"广大尧天箕颍小,绵上可能如许"进一步强调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但仍有壮志不渝。"举世真痴,先生长啸,尘海谁堪与"揭示了词人对世俗世界的批判,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

最后,“啸声吹送,刺天鸾鹤冲举”以高亢的啸声收尾,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激昂和超越尘世的追求,如同鸾鹤直冲云霄,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理想主义色彩。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林式之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

林式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安隐院曲竹

直节棱棱是此君,耳孙却以曲为名。

首阳山下知难种,祇可斜封向管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句(其一)

公来无琴鹤,公去有芒鞋。

形式: 押[佳]韵

访古老洞天,撞见神仙饮三杯。

复三杯,又三杯,不觉醺醺醉。

回头看人间,身在青烟外。

形式: 古风

西江月

二十馀年访道,经游万水千山。明师未遇肯安闲。

几度拈香一瓣。幸遇至人说破,虚无妙用循环。

工夫只在片时间。遍体神光灿烂。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