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书院

英州人物开中古,风行海上邻邹鲁。

弦歌到处彻烟宵,山椒四厂图书府。

徽音辽邈代人传,我公浙水搴旗鼓。

单车南下喜闻韶,一曲阳春流单父。

单父阳春化日迟,委蛇说礼与敦诗。

桃溪山水甲封内,特厂轩楹蘸碧漪。

横经群集环桥听,讲艺真成入室资。

桃李成蹊花且实,禽鱼绕砌泳兼飞。

禽鱼桃李民偕乐,露湛芙蓉滋碧落。

我求登眺一凭栏,安悦教强谁式廓。

始知尧舜人可为,只在宏开智与觉。

已自遐方无纳沟,铨谏词头随喷薄。

圣明南顾眷循良,徵书遥下岭云长。

盱衡侍从才咫尺,师表人伦入帝乡。

千里之行始足下,回首过代英山阳。

猗欤多士将蔚起,趋步尧阶黼舜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桃溪书院的繁荣景象和教育盛况,展现了明代文教兴盛的社会风貌。诗人何应聘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书院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以及师生互动的场景。

首句“英州人物开中古,风行海上邻邹鲁”,点明了桃溪书院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暗示其与古代文化中心邹鲁的联系,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弦歌到处彻烟宵,山椒四厂图书府”描绘了书院内充满学习与讨论的氛围,夜以继日的学习场景,以及丰富的藏书,体现了书院作为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徽音辽邈代人传,我公浙水搴旗鼓”赞颂了书院的创始人或重要人物,以及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贡献,如同旗帜般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单车南下喜闻韶,一曲阳春流单父”描述了书院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本地,还辐射到更远的地方,如同音乐般传遍四方。

“桃溪山水甲封内,特厂轩楹蘸碧漪”赞美了书院所处环境的优美,山水相依,环境宜人,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横经群集环桥听,讲艺真成入室资”描绘了书院内师生互动的场景,学生们围绕老师,认真聆听,共同探讨学问,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桃李成蹊花且实,禽鱼绕砌泳兼飞”以桃李成林、鸟语花香的景象,象征着书院培养出的人才如桃李般繁茂,同时也寓意着书院内外和谐共生的生态。

“禽鱼桃李民偕乐,露湛芙蓉滋碧落”进一步强调了书院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不仅培养人才,还促进了民众的和谐共处,营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求登眺一凭栏,安悦教强谁式廓”表达了诗人对书院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始知尧舜人可为,只在宏开智与觉”总结了书院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开启智慧,提升道德修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已自遐方无纳沟,铨谏词头随喷薄”可能指的是书院在远方的影响,以及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贡献。

“圣明南顾眷循良,徵书遥下岭云长”表达了对朝廷对书院及其教育者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盱衡侍从才咫尺,师表人伦入帝乡”强调了书院在人才培养和道德模范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对社会秩序的正面影响。

“千里之行始足下,回首过代英山阳”鼓励人们从脚下做起,追求卓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猗欤多士将蔚起,趋步尧阶黼舜裳”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预示着更多优秀人才将涌现,他们将遵循先贤的脚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溪书院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教育的繁荣景象,强调了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文化传承、道德建设的贡献。

收录诗词(1)

何应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中祠

谩嫌无武共驱除,律在何人敢献书。

汉代谋臣帷幄亚,陆郎新语烬煨馀。

舌降粤尉推能事,屏拥南州藉永图。

千载祀君何处所,香山孤月伴窗虚。

形式: 七言律诗

崆峒玉乳

谁将神斧破巑岏,洞府宏开胜事存。

叠乳参差垂溜滴,重云缥缈隔尘喧。

何年药鼎销丹火,几处琪花映洞门。

为有岩岩真气象,遂令芳誉永无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古城驿

干戈不到处,风物渐谐心。

人聚百年室,树连十里阴。

儿童喧古道,耳目远秋砧。

太息北来客,聊为咷后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峡山

清江鼓棹正芳菲,峡里风烟庵翠微。

一线长天独鹤去,千寻峭壁老猿归。

人忘作客偏贪坐,云尽依山却倦飞。

驿路无穷何处驻,最高峰上有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