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自寒灰者,身犹火宅栖。
龙眠归钵底,虎负过溪西。
旧雨禅林在,新松梵宇齐。
长风递仙呗,出世入岩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生活的清静与超脱。首联“心自寒灰者,身犹火宅栖”以寒灰和火宅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颔联“龙眠归钵底,虎负过溪西”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龙和虎的形象,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坚定。颈联“旧雨禅林在,新松梵宇齐”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所在环境的庄严与古老,禅林与新松的并存,梵宇的齐整,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尾联“长风递仙呗,出世入岩溪”以长风传递仙乐,象征着僧人的修行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然,以及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不详
举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o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官大理寺评事。撰有东峤集十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其弟李承箕,字世卿,明代隐士,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时人称此兄弟为“嘉鱼二李”
懒似三眠柳,娇痴吝转腰。
偶移蹊径步,聊赴野云招。
卉服染山翠,茶烟抹水消。
个中多药石,休觅鹿门遥。
百分一棹空琼舟,唱将雏曲江水头。
蛾眉月光扫半淡,鹢羽风势疾还留。
子等待成千里骥,叔兮拚作一沙鸥。
骨透烟霞疑出世,门传组绶积崇邱。
放笔兴酣摇五岳,佩纫容臭耀中州。
膝前为答尊翁道,山泉莫合江波流。
求閒天肯为公赊,尘外翛然别有家。
卧月静凭仙篆石,吟风缓曳短辕车。
菊餐篱落和清露,荔熟园林咀绛霞。
流水慰君应不浅,钓矶旋觉石棱加。
盈盈端叶倚云开,挟得高寒入地来。
冰咽桃花浮断涧,风弹柳絮被妆台。
潇湘雁去恩尤薄,巴蜀波生信不回。
郢上更谁歌此曲,典君为客独高哉。